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抗疫动态  >  正文

人民网:农产品市场遇难题,“主力大军”稳供应

发布日期:2020-04-03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字体: 打印

  编者按: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地方由于交通受阻,出现了“菜篮子”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和农产品滞销卖难等问题。为解燃眉之急,以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优农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等为代表的行业机构,以北京新发地、深农集团等为代表的农批市场,以阿里巴巴、拼多多、百果园等为代表的企业及全国益农信息社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人民在线/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推出复工系列专题第三期《农产品市场遇难题,“主力大军”稳供应》,盘点相关单位为稳定农产品市场做出的举措。

  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实时调度全国各地动态。总体来看,疫情期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能和供给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部分品种因流通受阻、餐饮消费下降,出现区域性阶段性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在疫情初期,个别地区曾出现较严重的禽蛋积压,部分主产区的冬春瓜菜和水果曾出现不同程度滞销。为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保供稳价中的重要作用,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电商平台、益农信息社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协会“抗大旗”,产销对接促稳定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农牧业带来的影响,各大行业协会勇担责任,倡导会员企业积极应对,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加快复工复产保障,为缓解农产品滞销卖难、确保市场稳定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对于各地出现的农产品滞销卖难高度重视,张玉香会长强调要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突出把推动产销精准对接,解决滞销卖难作为重要任务紧抓实效,切实推动保供稳价、抗疫助农。协会联合中国农村网、农视网以及阿里、首农、京东、苏宁、今日头条、拼多多等10多家单位迅速设立“抗疫助农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结合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品牌网、中国农产品市场微信公众号、三部24小时专线电话和会员微信群等,联合发布滞销卖难信息和采购信息,并发挥与有关部门共同建立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大数据作用,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互联互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促进产地销地精准对接。截至325日,累计接听农产品滞销卖难热线电话2000多次,整理发布4000余条滞销卖难和采购信息。协会组织各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专项活动,推动批发市场与各省区精准对接互动,重点解决海南、广西、重庆、山西、云南、新疆、湖北、陕西等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累计推动销售沙糖桔、脐橙、豆角等30多种农产品83万多吨,累计金额超45亿元。仅36日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商会上,协会助力产销双方达成采购量超5万吨,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开展“百家企业进广西”产销对接等活动。协会大力推动发挥批发市场在抗疫助农、保供稳价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免收农产品进场费和增加补贴等多种举措,确保市场稳定供应。推动市场及电商、媒体合力互动,积极宣传市场抗疫助农突出经验做法,探索有效的供应链新模式,引导鼓励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网上农批市场”,增强线上下单、平台聚单、品牌推介、金融保险和社区配送能力,实现不接触配送服务。疫情以来,协会组织各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各会员单位捐款捐物1亿多元。

  百家农产品流通企业进广西保供给抗疫情助脱贫活动视频启动仪式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牵头成立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联盟”,组织动员会员单位和相关机构,努力打通农产品产销信息流通通道,建设“农产品产销对接大数据”,创新金融模式,积极收购采买贫困地区农产品。近一个月来,组织会员单位为武汉疫区积极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各分支机构及会员单位捐赠亿元以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动员会员单位积极复工复产,搞好产销对接,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要,促销农产品数万吨。有会员单位免费为武汉一线医院及前线医务工作者家庭提供果蔬保障直到疫情结束。黄竞仪会长表示,中国优农协会将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要求,狠抓落实,做好产销对接工作,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各类市场主体共克时艰。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积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及时开通运营“全国水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积极与新零售、电商平台、传统商超、加工企业等沟通,做好线上线下对接,将产销对接落到实处。目前,“平台”已有5000余商家入驻,促成线上线下交易超过1万吨。联合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成立加工监测工作组,选择一些重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监测数据作为样本,完成水产品加工业复产复工动态报告、国际贸易报告等20余期,为主管部门掌握情况出台决策提供依据。制发《给会员企业的一封信》,号召全体会员单位密切关注疫情防控进展,严格落实政府发布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决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严格履行新出台的野生动物禁食保护指令。据不完全统计,会员企业捐资捐物超过一亿元,并已送达抗疫一线。

  农批市场“压舱石”,精准施策保供应

  疫情期间,全国农批市场勇担使命,多措并举,保供应、稳物价、防疫情,发挥了 “菜篮子”的应急保障压舱石作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北京新发地农批市场是首都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承担着首都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任务。因为有过抗击“非典”的经验,自疫情之初便实施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为了增加蔬菜供应量平抑物价,市场积极组织、调拨货源,并增开更多社区直通车,为市民提供农产品保障。

   

  新发地市场坚决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硬仗

  市场“百王”“百强”商户还联名发起《抗疫情保供应倡议书》,确保市场农产品供应、绝不哄抬物。为有效降低商户经营成本,疫情防控期间,对场内短途运输的小货车和电动三轮车免收进出场费,213日至35日期间对进出市场的蔬菜车辆免收所有的进出场交易费。同时市场积极协调产销对接,帮助海南地区销售农产品共计约20万吨。将采购山西苹果、酥梨等农产品5000吨,采购云南沃柑和蔬菜等农产品3000吨。在了解到武汉、黄冈等重疫区缺少生活必需品后,市场号召商户在优先保障首都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的前提下,给疫区人民捐助蔬菜等农产品。截至313日,从新发地市场及市场外埠基地直接运往疫区农产品合计190多吨,有力支援了疫区的后勤保障。

  深农集团勇担主体责任,精准施策,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及时启动市场动态监控机制,处置各类保供稳价问题。放开各市场农副产品储备并协调各市场库存,全力保证供应。积极与货源地及供应商联系沟通,组织货源。动员组织商户提前返工营业。严密监控及处置市场内农副产品价格波动,主动及时发布农副产品供应信息,稳定市民预期。协调解决蔬菜产地供货及交通运输等问题,加强与深圳各区农贸市场及商超进行对接,解决供应“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深圳市各市场127日(正月初四)完成蔬菜全面开业,蔬菜交易量由1541吨迅速攀升到129日(正月初六)的5613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9.5%,极大地缓解了深圳农副产品供应的紧张局面。

  河南商丘农批市场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同时,要求市场商户在疫情面前加强价格自律,强化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意识,严厉打击借机哄抬物价、搞价格垄断等行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市场对经营商户采取了减免交易费的措施,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共减免交易费800余万元。积极组织和动员商户为市疾控中心、各大医院、公安交警等防控一线部门捐款捐物。针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市场从海南、云南、山西、新疆、甘肃等地采购滞销农产品约9000余吨。特别是3月初,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产销对接会商会上又签约承诺在今年6月底之前销售山西、云南滞销农产品6500吨,为缓解农产品卖难、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市场主体“冲先锋”,社会责任勇担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爱心助农活动,开设农产品滞销信息采集通道,加大农产品营销推介力度,创新农产品销售形式,向农产品商家提供流量支持、优惠贷款和运费补贴等各种有力措施,助力销售滞销农产品。阿里巴巴率先推出“爱心助农”计划,并设立10亿“爱心助农基金”,全力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拼多多上线“抗疫助农”专区,开启“农货产销对接”活动,设置了5亿元的农产品销售专项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京东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应急指挥小组”,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通过“采销+物流”全供应链配合,帮助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苏宁宣布助农18项举措,推出“家在苏宁拼购”直播计划,减免平台使用费,物流5折优惠等;一亩田发挥自身在市场代卖、产地代采和物流运力方面的撮合调动能力,通过采取线上直播卖货、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方式,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今日头条、安厨、58同镇等其他企业也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截至325日,各大电商平台企业爱心助农活动已累计销售滞销鲜活农产品近61万吨,成功撮合线上交易1100万次。

  面对疫情,农牧企业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复工复产,助力抗疫。百果园在武汉采取“封城”措施后的一个小时,董事长余惠勇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发出了《告武汉区百果园全体家人书》,嘱咐所有门面尤其是武汉地区,要积极团结一心共同抗疫,除了“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的门店以外,确保门店每天能够至少8小时营业。大年初一,百果园向武汉捐赠了10万副医用口罩并追加了100万元的捐赠物资,用于助力武汉及周边的疫情防控工作。130日起,百果园联合美团外卖,每日为武汉多个重点医院及支援医疗队送去600多份水果,21日,联合佳沛向三家抗疫定点医院以及支援医疗队捐赠三车奇异果。

   

  佳沃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9日牵头旗下青岛国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买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沃之鲜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经过长达52小时的准备及昼夜紧张运输,向湖北省黄冈市捐赠34.5吨、价值约230万元的优质生鲜冻品食材,为日夜奋战的医护工作者们提供营养支持。广东恒兴集团2月下旬起响应复工复产号召,全力组织收鱼,大量收储压塘鱼,并创新研发松鼠鲷鱼产品,截至发稿日,共收购黑鱼近2000吨,罗非鱼800吨,虾500吨,切实解决了当地养殖户的难题;作为出口型加工企业的百洋集团,尽管自身也面临着一些市场难题,还是主动发挥作为国家产业化龙头企业表率力,全面复工复产,承诺兜底收购广西卖难罗非鱼;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作为全国鲶鱼加工的龙头企业,也在加大收购力度,目前已收购斑点叉尾鮰近500吨,为稳定全国鲶鱼产业链条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制定帮扶方法,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方案。中国银联协同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及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联盟,联合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在云闪付APP和银行APP开设农产品产销信息流通的绿色通道,面向公众发布经规整后的农产品产地滞销及农产品供需信息。同时成立“抗击新冠肺炎专项救助资金”,面向重点疫情地区实行取现减免、消费服务手续费优惠,开设云闪付APP爱心捐助通道。

  益农社“小喇叭”,公益服务解农困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益农信息社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打破交通阻断、村社隔离的空间障碍,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及时向上传递信息,向下做好农民就近宣传服务,在传统工作手段之外提供了一个天地直通、便捷快速的“三农”工作渠道,为疫情防控、稳产保供、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吉林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每天向全省240万农村用户发送1条防疫信息,充分发挥益农社小广播的作用。河南组织线下站点发放防疫手册和物资,组织飞防团队下乡义务喷洒消毒,发起爱心募捐等活动。河南开展“互联网+”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建立了150多个产销对接群,开设专门的购销平台,截至39日,累计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50余万条,销售滞销农产品9000余万斤。重庆推出“爱心助农公益服务”,免费为销路受困的农产品寻找出路,解决了不少农民的燃眉之急。浙江发送“每日一助”农产品供求信息364次、短信1276.6万条。山东、北京、天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部分地区益农信息社在地头架设了高清摄像头,远程实时监控苗情长势,服务农民生产管理。黑龙江在信息进村入户服务手机APP上为农民开通春耕专区,全面采集农民购置农资需求,实现了农资在线提前预定;河北开通“抗疫情·解农困”行动求助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专人盯办,重点协调解决鲜活农产品和农资生产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相关附件: